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烟杆
打破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烟杆
打破
保姆司机都不缺
我还配个车
盖哥说了用过赊
的斗不给
撒子场合都不虚
问你啷个哩
看不惯我那些
脑壳转过去
有钱不赚划不着
敲鼓又打锣
看破只是我不说
个人去掌握
一个二个跑不脱
泥菩萨过河
你太弱老我不学
走火入了魔
脑壳从来不转弯儿
找个场上班儿
做事从来不沾边儿
你都不过关儿
今年我要翻个番儿
行业头拔尖儿
昨天过老翻个篇儿
我要当个官儿
耍音乐都耍不会
要遭我掌嘴
想超越我想的美
don't care what u say
走错路你要后悔
跟上大部队
喝的嘉陵江的水
走南又闯北
当你伤心流泪的时候
你斗会想起我
我们将心比心的时候你不要躲
嫩个不妥 嫩个不妥
嫩个无法解开我们之间那把锁
不只是说起耍
我们都莫假打
我吃坨肉嘎嘎
你是坨屎粑粑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烟杆
打破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烟杆
打破
那些普通rapper
想做出众的rapper
把初衷给丢了
还说没
那些糊弄的worker
成群结队的待着
我孤独的活着
排着雷
我是后羿的后裔
弓弦开张
没人能在我的头顶
哪怕太阳
这些毛头小伙
脸上挂着嚣张
不过稍有得志
就想挑战肖邦
走街串巷给你烧杀
泰森附体你还想要招架
法老出场他们说好呀
到你上场都劝你早下
ay
白天我到处 搞钱
晚上我bat man 老爷
罪犯将过不 好年
双面人别来 靠边
我即是主演也是导演
谜语人滚出歌谭
滚出歌谭
你都没我歌在你的歌单
聊起我隐私你却像是柯南
明明没买过我专辑
却爱营销号里打探
巴掌我都给你嘴吧打烂
自以为洞察的眼神
在我这里无比的可笑
看那些写童谣的rapper
在后台抢着我合照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烟杆
打破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哦豁
烟杆
打破
还有啥想说
你个撇火药
耍成矿脑壳
走火入了魔
还要耍音乐
不配嫩个活
个人去上学
找个好工作
狗腿 呸掌嘴
口味 反胃
狼心 狗肺
让你 后悔
布瑞吉 Bridge 与法老合作的《哦嚯》是一首极具重庆地域特色与街头文化气质的说唱作品,收录于布瑞吉 2021 年发行的 EP《ON DAT BRIDGE》中。歌曲以方言感叹词 “哦嚯” 贯穿始终,通过幽默戏谑的歌词和多元的音乐风格,解构现实困境,传递出对生活荒诞性的豁达态度。以下从创作背景、音乐解构、文化表达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创作背景:地域文化与跨界合作的碰撞
-
EP 主题的延伸
-
《ON DAT BRIDGE》以 “桥梁” 为核心概念,布瑞吉希望通过音乐连接不同文化与圈层。《哦嚯》作为 EP 第四首曲目,延续了其 “打破界限” 的创作理念,将重庆方言、市井叙事与法老标志性的硬核说唱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听觉张力。
-
地域符号的当代转译
-
布瑞吉在访谈中多次强调 “不忘根,不忘本” 的创作原则。歌曲中 “勒是雾都” 的口号、火锅、麻将等意象,与《杨家坪》《防空洞》等作品共同构建起重庆街头文化的音乐图谱。“哦嚯” 作为重庆方言中表示意外或无奈的感叹词,被赋予了新的语义层次 —— 既是对生活波折的调侃,也是对地域身份的强化。
-
双人合作的化学反应
-
布瑞吉与法老的合作源于对彼此音乐风格的欣赏。布瑞吉以轻快 Flow 和生活化歌词见长,法老则以硬核叙事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著称。这种反差在《哦嚯》中形成戏剧化效果:布瑞吉用 “哦嚯哦嚯,生活像坐过山车” 解构焦虑,法老则以 “钞票像纸,感情像屁,社会像个大染缸” 直击现实荒诞,两人通过 Verse 与 Hook 的交替,完成对生存困境的双重审视。
二、音乐解构:戏谑叙事与风格实验
-
歌词的双关与隐喻
-
歌曲以 “哦嚯” 为核心符号,构建起多重语义空间:
- 生活哲学:“哦嚯哦嚯,烦恼甩脱” 将重庆人乐观豁达的性格融入旋律,用调侃消解压力;
- 社会批判:“房价涨得比 rap 快,工资追不上物价” 以夸张对比揭示现实矛盾,法老在副歌部分的 “道德绑架,利益至上,谁在说谎” 进一步强化批判力度;
- 自我表达:“老子穿得像个调色盘,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通过服饰符号展现街头文化的个性张扬。
-
编曲的层次设计
-
制作人 K ELEVEN 在陷阱节奏中融入川剧锣鼓与麻将洗牌声,营造出强烈的地域氛围。主歌部分以钢琴和贝斯打底,副歌突然加入失真吉他和密集鼓点,形成 “松弛 - 紧张” 的听觉反差。歌曲结尾的防空洞风声采样,既呼应重庆独特的地理特征,也暗合布瑞吉在《防空洞》中对集体记忆的书写。
-
表演的戏剧性呈现
-
布瑞吉在演唱中大量使用方言俚语和即兴哼唱,如 “嘞些事情莫来头,船到桥头自然直”,将重庆人的江湖气与幽默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法老则以标志性的 “硬核三连” Flow,在 “钞票像纸,感情像屁” 等段落中释放强烈的情绪张力,两人通过声线与节奏的对比,塑造出 “市井智者” 与 “愤怒青年” 的双重角色。
三、文化表达:街头精神与身份认同
-
方言说唱的破圈尝试
-
布瑞吉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方言说唱的主流化,《哦嚯》中 “哦嚯”“嘞些” 等词汇的频繁使用,既是对地域文化的坚守,也是对主流音乐市场的一次挑战。这种 “土味国际化” 的策略,使其音乐在抖音等平台引发二次创作热潮,方言感叹词 “哦嚯” 甚至成为网络流行语。
-
街头文化的符号重构
-
歌曲将火锅、麻将、防空洞等重庆符号与潮牌、纹身等街头元素并置,形成独特的文化拼贴。布瑞吉在《罗伯特卡洛斯》中以足球明星自喻,在《哦嚯》中则通过 “穿得像个调色盘” 的形象塑造,将街头服饰升华为身份认同的视觉符号。这种 “传统 + 潮流” 的表达,反映了 Z 世代对地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
社会批判的轻量化表达
-
区别于法老《亲密爱人 2017》等作品的尖锐批判,《哦嚯》采用 “以笑代骂” 的叙事策略。例如 “老板画饼,同事内卷,我在摸鱼” 以自嘲方式解构职场困境,“爱情像火锅,越煮越淡” 用生活比喻消解情感焦虑。这种轻量化的批判更易引发大众共鸣,使严肃主题在娱乐化表达中实现破圈。
四、文化意义:方言说唱的范式突破
-
音乐传播的地域赋能
-
《哦嚯》通过 “方言 + 说唱” 的形式,将重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传播的音乐符号。歌曲中 “勒是雾都” 的口号与《中国新说唱》等综艺形成互文,成为城市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这种 “地方叙事全球化” 的路径,为其他地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社会情绪的纾解通道
-
在 “内卷”“躺平” 成为社会热词的背景下,《哦嚯》以幽默戏谑的方式为听众提供了情绪出口。“哦嚯哦嚯,生活像坐过山车” 的歌词,将个体困境升华为集体共鸣,使音乐成为缓解焦虑的精神安慰剂。
-
说唱美学的革新实验
-
歌曲打破传统说唱 “主歌 - 副歌” 的结构,采用 “方言感叹词 + 碎片化叙事” 的形式,开创了 “无厘头说唱” 的新范式。这种实验性探索,为中文说唱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
《哦嚯》是布瑞吉与法老对街头文化的一次集体致敬,也是方言说唱在当代的一次突破性尝试。歌曲以 “哦嚯” 为钥匙,打开了地域文化与主流市场之间的大门,用幽默消解严肃,以荒诞对抗焦虑。正如布瑞吉在访谈中所说:“音乐是不用翻译的真理”,《哦嚯》通过方言、节奏与态度的完美融合,让世界听到了重庆街头的声音,更让每一个在生活中遭遇 “哦嚯” 的人,找到了共鸣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