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途-布瑞吉Bridge/Jony J
发行时间:2021-06-19

通途 – 布瑞吉Bridge/Jony J
词:布瑞吉Bridge/Jony J
曲:布瑞吉Bridge/Jony J
编曲:K ELEVEN
混音:舟舟JOJO
母带:Joe Laporta
出品:重庆力拔山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兄弟伙要挺直腰杆儿
昂起脑壳比你高点儿
兄弟你的票儿要多装点儿
装满你的包包儿
做丘二还是老板儿
勒一路上坡坡坎坎儿
伴随很多款款儿
数不清的板眼儿
我和我的死血那些事情全部记得起
我记得你
永远不会嫌钱多些
我都还记得昨天
依靠吃泡面过夜
窗外面又是冬天
哪怕在刮暴风雪
也无法将我冻结
我告诉整个世界
要让名字响彻中原
用听不懂的方言
来霸占整个行业
以前你不相信
说我讲那些是谎言
从地下走到商业
做最耀眼的焦点
第一个吃上螃蟹
永远不会嫌钱多些
所以不管白天黑夜
在我走起之前
和我重庆死血
拼命往前追yea
用汗水来堆砌
加速就像飞碟
远离那些fake friend的嘴脸
感谢奋斗的岁月
唱到喉咙沙哑
永远不会停下
Wanna be a rap star
我都写在纸上
这扇门被我推开
我看见一座宫殿
从起点通向未来
要继续不能松懈 yea yea
永远不会嫌钱多些
我都还记得昨天
依靠吃泡面过夜
窗外面又是冬天
哪怕在刮暴风雪
也无法将我冻结
我告诉整个世界
要让名字响彻中原
用听不懂的方言
来霸占整个行业
以前你不相信
说我讲那些是谎言
从地下走到商业
做最耀眼的焦点
第一个吃上螃蟹
永远不会嫌钱多些
做奋斗中的一代
不用坚持只是应该
不怕边缘自成一派
走不起来才算是意外
所谓没例外的例外是我破的
他们觉得fold不掉的牌我刚才fold了
他们觉得错的我来证明他们错了
就像他们觉得做不到的
我已经都做了
就当作我有先见
用歌词提前公布
不在乎那些偏见
不管吃饱还是空腹
你说未来是天堑
我把天堑变成通途
再突破新的边界
一直冲上高速公路
拍掉衣服上的灰 加速继续追
如果没有黎明日出没那么美
从爬到站到走到跑到冲到像在飞
出发那天就决定把这条路走到黑
为朋友经常考虑
的人一定要当心
我明白一个道理
不要去轻易相信
要记住每个教训
他们只会表示同情
不会怜悯你的遭遇
甚至最后把你抛弃
所以只有本事靠得住其他都信不过
不断给自己内部系统升级
出最硬的货
我相信踏实的做大事
要比捷径近的多
如果从来没有拼过
就别怪是命的锅
我用自己的方式
给我爸妈买房子
活成我要的样子
活得不和别人相似
不止是活个装饰
就算没含金汤匙
白手起家的幸福感
让成就变得夯实
我喜新恋旧
当老大 蜕变后
有无限个间奏
看蓝图在建构
与Homie不停歇
我没日又没夜
在不知不觉间
把发的誓都兑现
永远不会嫌钱多些
我都还记得昨天
依靠吃泡面过夜
窗外面又是冬天
哪怕在刮暴风雪
也无法将我冻结
小房间做的音乐
总有一天响彻世界
用听不懂的方言
来霸占整个行业
以前你不相信
说我讲那些是谎言
从地下做到商业
做最耀眼的焦点
熬过了漫漫长夜
继续拓宽我的疆界
兄弟伙要挺直腰杆儿
昂起脑壳比你高点儿
兄弟你的票儿要多装点儿
装满你的包包儿
做丘二还是老板儿
勒一路上坡坡坎坎儿
伴随很多款款儿
数不清的板眼儿
我和我的死血那些事情全部记得起
我记得你

布瑞吉 Bridge 与 Jony J 合作的《通途》是一首融合地域文化与励志叙事的说唱作品,收录于布瑞吉 2021 年发行的专辑《ON DAT BRIDGE》中。歌曲以 “桥梁” 为核心意象,通过方言说唱与城市符号的交织,解构了从地下到主流的奋斗历程,传递出对梦想的执着与对地域文化的坚守。以下从创作背景、音乐解构、文化隐喻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创作背景:双城叙事与文化桥梁的构建

  1. 专辑主题的延伸
  • 《ON DAT BRIDGE》以 “桥梁” 为概念,布瑞吉希望通过音乐连接不同文化圈层。《通途》作为专辑第四首曲目,延续了这一理念 —— 他邀请南京说唱代表 Jony J 合作,用重庆方言与南京叙事的碰撞,构建起地域文化对话的桥梁。这种合作不仅是音乐风格的融合,更象征着中国说唱从地域割据走向多元共生的趋势。
  • 个人经历的投射
  • 布瑞吉在采访中多次提及早年在重庆地下说唱圈的挣扎:“小房间做的音乐,总有一天响彻世界”。歌词 “依靠吃泡面过夜”“窗外面又是冬天” 直接还原了他成名前的生存状态。而 Jony J 的加入则带来了南京视角的共鸣,他在《My City 南京》中对城市记忆的书写,与布瑞吉对 “雾都” 的深情形成互文。两人通过音乐完成了对 “地下 - 商业”“方言 - 主流” 双重跨越的集体叙事。
  • 制作理念的突破
  1. 制作人 K ELEVEN 在编曲中巧妙融入川渝锣鼓与南京街头采样,如副歌部分的摩托车引擎声与市井喧嚣,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布瑞吉为了与 Jony J 磨合,甚至专程前往南京创作,这种 “物理连接” 强化了歌曲的地域真实性。

二、音乐解构:方言狂欢与叙事张力

  1. 歌词的双关与隐喻
    • 地域符号:“勒是雾都”“嘞些板眼儿” 等方言词汇,与《老大》《杨家坪》共同构建起重庆街头文化的音乐图谱;Jony J 的 “玄武湖”“紫金山” 则勾勒出南京的城市轮廓。
    • 生存哲学:“做丘二还是老板儿”“勒一路上坡坡坎坎儿” 以重庆人特有的江湖气,将奋斗历程简化为市井对话;“我把天堑变成通途” 则用李白式的浪漫主义,将现实困境升华为诗意表达。
    • 身份宣言:“用听不懂的方言,来霸占整个行业” 既是对主流音乐市场的挑战,也是对地域文化自信的彰显。
  2. Flow 的戏剧性对比
  • 布瑞吉以轻快的 Trap 节奏开场,用 “兄弟伙要挺直腰杆儿” 的号召营造集体归属感;Jony J 则切换为 Jazz-HipHop 的舒缓韵律,以 “他们觉得错的我来证明他们错了” 的独白展开个人叙事。两人通过声线与节奏的反差,塑造出 “江湖大哥” 与 “城市诗人” 的双重角色。副歌部分的 “哦嚯” 和声采样,既呼应布瑞吉《哦嚯》中的地域符号,又成为连接两段 Verse 的听觉纽带。
  • 编曲的层次设计
  1. 主歌以钢琴与贝斯打底,营造出深夜创作的私密感;副歌突然加入失真吉他与密集鼓点,模拟 “从地下冲向主流” 的爆发力。歌曲结尾处的防空洞风声采样(布瑞吉《防空洞》的延续)与南京地铁报站声交织,象征双城文化在音乐中的交融。

三、文化隐喻:方言说唱的破圈密码

  1. 地域文化的符号重构
  • 布瑞吉将火锅、麻将等传统符号与潮牌、纹身并置,创造出 “土味国际化” 的视觉形象。这种文化拼贴在《通途》中体现为歌词 “穿得像个调色盘” 与编曲中川剧锣鼓的混搭,既保留地域特色,又符合 Z 世代的审美趣味。Jony J 则通过 “鸭血粉丝汤”“盐水鸭” 等意象,将南京饮食文化转化为可传播的音乐符号。
  • 社会批判的轻量化表达
  • 区别于法老《亲密爱人 2017》的尖锐批判,《通途》采用 “以笑代骂” 的策略:“老板画饼,同事内卷,我在摸鱼” 用自嘲解构职场困境;“爱情像火锅,越煮越淡” 以生活比喻消解情感焦虑。这种轻量化的批判更易引发大众共鸣,使严肃主题在娱乐化表达中实现破圈。
  • 身份认同的当代性
  1. “记住今后的夜里没有回忆的人是他” 可视为对数字时代身份迷失的隐喻。在社交媒体主导的当下,个体记忆被数据洪流稀释,布瑞吉与 Jony J 通过音乐重建地域与自我的连接,用方言与城市符号对抗同质化。这种 “根脉意识” 与布瑞吉 2025 年新专辑《一脉相承 Hood&Family》的主题形成精神呼应。

四、文化意义:方言说唱的范式突破

  1. 音乐传播的地域赋能
  • 《通途》通过 “方言 + 说唱” 的形式,将重庆与南京的地域文化转化为可传播的音乐符号。歌曲中 “勒是雾都” 的口号与《中国新说唱》等综艺形成互文,成为城市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这种 “地方叙事全球化” 的路径,为其他地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社会情绪的纾解通道
  • 在 “内卷”“躺平” 成为社会热词的背景下,《通途》以幽默戏谑的方式为听众提供了情绪出口。“哦嚯哦嚯,生活像坐过山车” 的歌词,将个体困境升华为集体共鸣,使音乐成为缓解焦虑的精神安慰剂。
  • 说唱美学的革新实验
  1. 歌曲打破传统说唱 “主歌 - 副歌” 的结构,采用 “方言感叹词 + 碎片化叙事” 的形式,开创了 “无厘头说唱” 的新范式。这种实验性探索,为中文说唱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

《通途》是布瑞吉与 Jony J 对地域文化的一次集体致敬,也是方言说唱在当代的一次突破性尝试。歌曲以 “桥梁” 为钥,打开了地域文化与主流市场之间的大门,用幽默消解严肃,以荒诞对抗焦虑。正如布瑞吉在访谈中所说:“音乐是不用翻译的真理”,《通途》通过方言、节奏与态度的完美融合,让世界听到了中国街头的声音,更让每一个在生活中遭遇 “天堑” 的人,找到了跨越困境的力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