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魏如萱/裘德
发行时间:2021-06-23
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 – 魏如萱/裘德
词 Lyricist:李睿哲 Eraser
曲 Composer:裘德 Chiu
编曲 Arrangement:张峰棣 Fendi
制作人 Producer:陈建骐 George Chen/韩立康 Gummy Bear Man/黄少雍 Huang Shao Yong
钢琴 Piano:张峰棣 Fendi
小号 Trumpet:Dave Smith
录音师 Recording Engineer:陈以霖 Yi Lin Chen
录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小眼录音室 Twin Eyes Studio/Vintage Studio
混音师 Mixing Engineer:单为明 Link Shan
混音室 Mix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母带后期制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陈建骐 George Chen/韩立康 Gummy Bear Man/黄少雍 Huang Shao Yong
母带后期工程师 Mastering Engineer:内田孝弘 UCHIDA TAKAHIRO
母带后期录音室 Mastering Studio:FLAIR MASTERING WORKS
在你养的青鸟飞来我家探路前
我早就把自己拆得好整以暇
一张一片一页适合翻阅
鼻子不用变长
我就知道自己看见你时
善于说谎
我喜欢和你谈论疼痛
如何靠着些微的文字
在这没有雨的泥巴地小心
谈论一只猫如何变成我的纹身
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前
先为他举办丧礼
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
只说实话的人
后来都死在这短短三十日
过于诚实的人终究只活在电影里
我喜欢和你谈论疼痛
如何靠着些微的文字
在这没有雨的泥巴地小心
谈论一只猫如何变成我的纹身
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前
先为他举办丧礼
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吗
没有正确解答
因为我们在银河里相遇
捞起的感情都是漂浮不定的云
所以我要把你埋入土里
我希望你有天会发芽
我希望变得像你
我希望你死的时候曾经想过我
亲爱的
我讨厌你
从不对我说谎
在你养的青鸟飞来我家探路前
我早就把自己拆得好整以暇
一张一片一页适合翻阅
鼻子不用变长
我就知道自己看见你时
善于说谎
魏如萱与裘德合作的《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以爵士乐的慵懒底色包裹着情感的尖锐内核,通过 “谎言” 这一复杂命题,揭示了亲密关系中真实与伪装的永恒博弈。以下从创作原点、音乐解构、文化隐喻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
词曲分离的创作挑战
-
歌曲由魏如萱表弟李睿哲作词,其诗意化的歌词充满意象堆叠(如 “青鸟”“猫的纹身”),为先有词后谱曲的创作模式增加了难度。制作人陈建骐形容,歌词如 “一团雾霾”,作曲者需在不对称的句子中理出逻辑。裘德最终以爵士乐的即兴感化解文本的晦涩,主歌部分采用 C 小调营造压抑氛围,副歌突然转至 C 大调,通过调性转换暗示谎言背后的希望。这种 “矛盾性作曲” 与李睿哲 “谎言与真相共生” 的主题高度契合。
-
跨地域的音乐对话
-
两人因金曲奖结缘却从未谋面,魏如萱在台北挑战跨 19 度音域,裘德则在北京家中录音,两次录制版本的 “空气感” 差异被刻意保留。制作人陈建骐将这种物理距离转化为音乐表达 —— 魏如萱的声线如迷雾中的呢喃,裘德的嗓音则像穿透云层的光束,形成 “两个陌生人在虚拟空间对话” 的听觉意象。这种创作模式暗合歌曲中 “银河里相遇” 的隐喻,赋予作品超越现实的浪漫色彩。
-
专辑主题的逆向补充
-
在《HAVE A NICE DAY》整体 “日常小确幸” 的框架下,《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成为唯一探讨情感复杂性的作品。魏如萱在采访中提到,专辑虽以 “松” 为创作状态,但这首歌却是 “举重若轻” 的代表 —— 表面的爵士轻松掩盖着歌词的残酷。例如 “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先为他举办丧礼” 一句,将预知的悲伤转化为黑色幽默,与专辑中《奶奶》的温情形成强烈反差。
-
编曲的二元对立
-
张峰棣的编曲采用 “极简与繁复” 的对比策略:主歌仅用钢琴分解和弦(C-G-Am-F)铺陈,副歌突然加入小号 solo 和爵士鼓点,这种 “静 - 动” 转换模拟了谎言与真相的交替。间奏部分的钢琴华彩与魏如萱的气声唱法形成空间感,呼应歌词中 “漂浮不定的云” 的意象。值得注意的是,歌曲结尾处刻意保留了录音时的环境噪音(如呼吸声),增强了现场感和情感的真实性。
-
人声的角色扮演
-
魏如萱在副歌采用 “弱混声 + 气声” 唱法,使 “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 一词产生渐弱的空间感,暗示记忆的模糊;而裘德在 “我讨厌你,从不对我说谎” 处突然切换为强混声,形成听觉上的断崖式对比。这种 “示弱 - 爆发” 的演唱策略,将歌曲解构为两个角色的心理博弈:一个试图用谎言维持关系,另一个坚持用真相刺痛对方。
-
歌词的隐喻系统
-
李睿哲的歌词构建了多重隐喻网络:
- 青鸟象征希望与试探,“我早就把自己拆得好整以暇” 暗示为迎接爱情所做的自我防御;
- 猫的纹身隐喻无法愈合的情感创伤,“在没有雨的泥巴地小心谈论” 揭示小心翼翼的情感交流;
- ** 银河相遇” 与 “埋入土里” 形成宇宙级的时空对比,表达爱情的脆弱与永恒。
这些隐喻交织成一个悖论:谎言既是情感的铠甲,也是真相的孵化器。
-
愚人节的社会寓言
-
歌曲选择 4 月 1 日全球上线,将 “说谎” 与愚人节的文化符号绑定,揭示现代社会中 “试探性表达” 的普遍现象。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习惯用 “愚人节快乐” 为真心加保险栓,这种 “谎言式告白” 既保护了自我,也消解了情感的纯粹性。歌曲中 “过于诚实的人只活在电影里” 的歌词,成为对数字化情感交流的精准批判。
-
女性视角的权力重构
-
魏如萱通过 “我要把你埋入土里” 的歌词,将传统爱情叙事中女性的被动等待转化为主动掌控。这种 “埋葬 - 重生” 的隐喻,与《逆着人群奔向你》中女性的主动出击形成呼应,反映了 Z 世代对性别权力关系的重新定义。歌曲中 “我希望你死的时候曾经想过我” 的直白表达,更是对 “他者凝视” 的大胆反抗。
-
爵士乐的当代转译
-
爵士乐即兴、自由的特质被赋予新的社会含义:在 “后真相” 时代,人们的情感表达如同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维持关系的基本礼貌),又渴望突破框架(表达真实感受)。歌曲中魏如萱与裘德的和声如同爵士乐的 “call and response”,象征着现代亲密关系中不断试探与妥协的过程。
《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不仅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思辨之作,更是一面折射当代人情感困境的棱镜。它通过 “谎言 - 真相 - 希望” 的叙事螺旋,将个体的情感博弈升华为对人性本质的叩问。当魏如萱与裘德的声线在爵士小号的呜咽中交织,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一段感情的破碎声,更是对 “真实与伪装” 这一永恒命题的现代解答 —— 或许,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适度的谎言不是欺骗,而是保护真心的柔软铠甲。正如歌曲结尾处渐弱的钢琴旋律,它提醒我们:在四月的谎言迷雾中,唯有那份敢于直面脆弱的勇气,才是照亮彼此的永恒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