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 Ring Ring-S.H.E
发行时间:2006-07-21

Ring Ring Ring – S.H.E
词:张家玮
Rap词:J.Wu
曲:张博彦
编曲:吕绍淳
终于了解等待滋味
是让人这么抓狂崩溃
难道你对我没感觉
给了你号码怎么还不来电
Ring a ring a ring ring a ring a ring
会不会是你 要响几声才能接
心跳的声音 蹦蹦重低音
怕铃声会停 赶快按下通话键
拉长耳朵提高警觉
神经细胞全面戒备
你的电话绝不漏接 ring a ring a ring
爱的和弦铃(ya)
管他网外或是网内
月底再考虑通话费
体温已燃烧到沸点
我不怕熬夜 管他黑眼圈(ya)
来电again
接到你的来电我会大喊 ya (ya)
听到你的声音我就ok (oh)
抱歉忘了矜持到底怎么演
可是兴奋很难收敛
反复看手机好几遍
就担心电池突然没电
你到底有没有感觉
给了你号码怎么还不来电
Ring a ring a ring ring a ring a ring
会不会是你 要响几声才能接
心跳的声音 蹦蹦重低音
怕铃声会停 赶快按下通话键
拉长耳朵提高警觉
神经细胞全面戒备
你的电话绝不漏接 ring a ring a ring
爱的和弦铃(ya)
管他网外或是网内
月底再考虑通话费
体温已燃烧到沸点
我不怕熬夜 管他黑眼圈(ya)
来电again
J wu:
Ring ring ring 爱的和弦铃在进行
心跳的声音开始震动我的神经(yeah)
不知你是否在等待
我已经在这边期待
Ring ring ring 希望听到你说Hi
拉长耳朵提高警觉
神经细胞全面戒备
你的电话绝不漏接 ring a ring a ring
爱的和弦铃(ya)
管他网外或是网内
月底再考虑通话费
体温已燃烧到沸点
我不怕熬夜 管他黑眼圈(ya)
拉长耳朵提高警觉
神经细胞全面戒备
你的电话绝不漏接 ring a ring a ring
爱的和弦铃(ya)
管他网外或是网内
月底再考虑通话费
体温已燃烧到沸点
我不怕熬夜 管他黑眼圈(ya)
绝不喊累

S.H.E 的《Ring Ring Ring》是 2006 年推出的青春舞曲代表作,其创作与表达紧密关联着千禧年代手机普及的社会背景,以及少女团体对流行文化的敏锐捕捉。以下从创作脉络、时代印记、艺术表达三个维度展开解析:

一、创作背景:彩铃时代的音乐符号

  1. 技术革新下的青春叙事
  • 歌曲诞生于中国移动通信从 2G 向 3G 过渡的关键期(2006 年中国手机用户突破 4.6 亿)。制作人吕绍淳在编曲中加入电话拨号声、短信提示音等电子音效,将手机使用场景转化为音乐元素。歌词中 “网内网外”“和弦铃声”“通话费” 等术语,精准记录了当时年轻人使用移动电话的消费习惯 —— 例如 “管他网外或是网内,月底再考虑通话费” 的原句,因涉及商业暗示被删减,后改为 “喝水都嫌浪费时间,口渴也要声音甜美”,这一修改折射出技术发展与文化审查的碰撞。
  • 组合转型的阶段性尝试
  • 作为《Forever 新歌 + 精选》中唯一的舞曲,《Ring Ring Ring》标志着 S.H.E 从早期 R&B 风格向多元曲风的探索。当时 Selina、Hebe、Ella 已出道五年,制作人要求她们 “用 20 岁的心态诠释 17 岁的悸动”。录音时三人通过加入即兴口白(如 Ella 的 “Ring Ring Ring 爱的和弦铃在进行”)和和声设计(Selina 为 Ella 的 Rap 段落伴唱),在成熟唱功与少女感之间找到平衡,这种 “反差萌” 成为歌曲的标志性特质。
  • 全球化音乐生产的在地化
  1. 歌曲旋律带有明显的 City Pop 风格,与日本歌手竹村桐子同期作品《Kiss Kiss Kiss》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歌词完全本土化。例如主歌 “拉长耳朵提高警觉,神经细胞全面戒备” 将手机等待的焦虑转化为身体化表达,副歌 “Ring a ring a ring” 的拟声词设计既保留国际流行元素,又贴合华语听众的听觉习惯。这种 “全球曲风 + 本土叙事” 的策略,为 S.H.E 后续《中国话》等作品奠定基础。

二、表达含义:三重情感维度的解构

  1. 技术中介下的情感异化
  • 歌曲通过 “电话” 这一媒介,揭示数字时代亲密关系的悖论:
    • 期待与疏离:“你的电话绝不漏接” 的承诺,与 “反复看手机好几遍” 的不安形成张力,反映即时通讯工具带来的安全感幻觉;
    • 消费与情感:原歌词对通话费的计较,暗合手机使用从奢侈品到日用品过渡时期的消费心理,后改为 “口渴也要声音甜美”,则将物质焦虑转化为情感表演。
  • 性别权力的微妙重构
  • Ella 的 Rap 段落 “接到你的电话我会大喊 YA,听到你的声音我就 OK” 打破传统情歌中女性被动等待的刻板印象。在编曲上,Rap 节奏与主歌旋律形成对抗性对话,Hebe 的高音和声与 Selina 的中低音交织,隐喻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多元角色 —— 既保持传统温柔(Selina),又展现现代主动(Ella),同时不失知性独立(Hebe)。
  • 青春记忆的符号化生产
  1. 歌曲中 “夏天”“操场”“单车” 等意象,与《恋人未满》《Super Star》共同构建 S.H.E 的 “青春宇宙”。2021 年歌曲因短视频平台翻红后,人民日报将其评为 “2021 年度十大 BGM”,其核心原因在于通过 “铃声” 这一集体记忆符号,唤醒听众对 2000 年代初纯真情感的怀旧。正如乐评人所言:“当彩铃成为时代注脚,《Ring Ring Ring》本身就成了时光胶囊。”

三、艺术表达:音乐与视觉的互文

  1. 声音蒙太奇的叙事功能
  • 制作人吕绍淳采用 “声景拼贴” 手法:
    • 环境采样:间奏的蝉鸣声与夏日微风声,将听觉场景锚定在青春记忆中的午后;
    • 节奏设计:主歌的 8 分音符钢琴分解和弦模拟心跳频率,副歌加入 Clap 节奏强化紧张感,形成 “期待 - 爆发 - 释放” 的情绪曲线。
  • MV 的符号系统构建
  • 导演比尔贾通过视觉语言深化主题:
    • 色彩运用:高饱和的马卡龙色系与胶片滤镜,呼应歌曲的甜蜜基调;
    • 空间叙事:电话亭、操场、教室等封闭空间,暗示数字时代的情感囚禁;
    • 肢体语言:三人同步的舞蹈动作与错位走位,隐喻亲密关系中的协同与对抗。
  • 表演仪式的时代印记
  1. 在 “移动城堡演唱会” 中,歌曲被设计为安可曲目:舞台中央升起巨型电话装置,三人通过 “接听电话” 的动作与观众互动,将音乐表演转化为集体情感宣泄仪式。这种设计暗合彩铃时代 “电话即社交入口” 的文化逻辑,使现场成为现实与记忆交织的情感场域。

结语

《Ring Ring Ring》不仅是一首流行歌曲,更是 21 世纪初中国社会技术变革与文化转型的音乐注脚。它通过 “铃声” 这一微观符号,既记录了手机普及初期的消费心理与情感表达方式,又以少女团体特有的活力消解了技术带来的异化感。当彩铃成为历史,歌曲中 “Ring a ring a ring” 的呼唤,依然在数字时代的声浪中回响,提醒我们:无论通讯工具如何迭代,人类对亲密连接的渴望始终未变。正如 S.H.E 在采访中所说:“这首歌不是唱给某个人,而是唱给那个永远期待爱情的自己。”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