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与朱砂痣-大籽
发行时间:2021-01-01
白月光与朱砂痣 – 大籽
词:黄千芊/王佳滢
曲:黄千芊/田桂宇
编曲:赵鹏/杨爽
制作人:田桂宇
和声:夏初安
混音:张鸣利
出品:创际音乐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从前的歌谣
都在指尖绕
得不到的美好
总在心间挠
白饭粒无处抛
蚊子血也抹不掉
触不可及刚刚好
日久天长让人恼
那时滚烫的心跳
也曾无处遁逃
像一团烈火燃烧
烧尽跨不过的桥
时光匆匆地跑
火焰化作月遥遥
再无激荡的波涛
也从不在梦里飘摇
白月光在照耀
你才想起她的好
朱砂痣久难消
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
你独自一人远眺
白月光是年少
是她的笑
那时滚烫的心跳
也曾无处遁逃
像一团烈火燃烧
烧尽跨不过的桥
时光匆匆地跑
火焰化作月遥遥
再无激荡的波涛
也从不在梦里飘摇
白月光在照耀
你才想起她的好
朱砂痣久难消
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
你独自一人远眺
白月光是年少
是她的笑
白月光在照耀
你才想起她的好
朱砂痣久难消
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
你独自一人远眺
白月光是年少
是她的笑
《白月光与朱砂痣》是由大籽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黄千芊、王佳滢作词,黄千芊、田桂宇作曲。该歌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发行,并收录于同名专辑中。它也是电影《爱情对话框》的主题曲,并在2021年12月11日入选了第三届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年度十大热歌。
创作背景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主要源自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在书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歌曲创作者借用了“白月光”与“朱砂痣”这两个意象,来探讨爱情中普遍存在的遗憾与矛盾心理。
表达含义
歌曲的核心,是表达人们在感情世界中对于“得不到的美好”的怀念、挣扎与矛盾心理。
-
“白月光” 通常象征着纯洁、美好、如梦似幻却难以企及的初恋或理想恋人,她如同窗前的明月光,皎洁明亮却触不可及,往往在失去后才越发觉得其珍贵(歌词“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
-
“朱砂痣” 则更多地代表着曾经热烈、深刻、令人心动甚至带有一些禁忌色彩的恋情,它如同心口的一颗朱砂痣,鲜明难忘,即便时过境迁也难以消除痕迹(歌词“朱砂痣久难消”、“那时滚烫的心跳,也曾无处遁逃,像一团烈火燃烧”)。
-
歌词中的“白饭粒无处抛,蚊子血也抹不掉”直接化用了张爱玲的比喻,描绘了这样一种情感困境:无论最终选择了哪一种爱情,久而久之,得到的可能会变得平淡无奇甚至令人厌倦(如白饭粒、蚊子血),而错失的那一个,则会因为“触不可及”而永远在心头骚动,变得愈发美好和令人怀念,从而引发出“日久天长让人恼”的感慨。
整首歌通过细腻的歌词和旋律,刻画了人性中对于未得之物的永恒惦念,以及得与失之间的永恒悖论,引发了听众关于自身情感经历的广泛共鸣。它提醒人们,无论是白月光还是朱砂痣,或许都只因“得不到”而显得格外美好,珍惜当下才是更重要的课题。